近期全球关税战的持续升级,正在引发金融市场对美元避险属性的重新评估。随着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范围扩大至180亿美元,包括电动汽车、锂电池等关键领域,外汇市场波动明显加剧。
历史数据表明,美元往往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时展现避险特性。2020年疫情初期,美元指数曾单月飙升8.7%;而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,美元更是成为全球资本的避风港。但此次关税战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可能改变这一传统认知。
值得关注的是,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在加速。根据SWIFT数据,2023年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占比已达3.2%,创历史新高。同时,多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,这反映出各国对美元单一储备货币体系的担忧。
.jpg)
对投资者而言,需要重点关注三大信号:一是美国通胀数据的持续性,二是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程度,三是地缘政治风险的演变路径。建议采取多元化配置策略,适当增加黄金、日元等传统避险资产比重。
当前环境下,美元的避险属性虽未完全消失,但其主导地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精明的投资者应当跳出传统思维框架,在动荡的市场中寻找新的平衡点。